丝路新观察网5月30日电(文:青苗 摄影:程雅丽)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中海市场的中海华人基金会与比什凯克国立民族大学组织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六一献爱心”活动。
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师生与华人社团组织,在27日、29日两日,分别在距离比什凯克60公里的托克马克和稍葫芦乡慰问孤儿院孩子,捐献了衣物,玩具,学习用品,糖果等,还为小朋友们表演了一场精彩的节目,让小朋友提前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儿童节。
5月27日,华人爱心人士来到位于楚河州托克马克市的孤儿院,这是一所寄宿孤儿院,有140个孩子,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4岁,华人基金会与孔子学院共同捐献爱心,给孩子们带去了2000美元的衣服、玩具等。
孤儿院校长朱努索娃介绍,这些儿童大部分为当地吉尔吉斯族,也有俄罗斯族。他们年龄很小,有的几个月或被父母遗弃,或因家庭变故,孩子无家可归在外流浪,也有的孩子是因为自己离家出走,而这里就成了这些儿童的庇护中心。
朱努索娃说:“寄宿学校是政府资助,但是资金毕竟有限,政府给孩子食宿、卫生,为孩子们提供了如家一般的安身之所,给他们办理合法的身份,创造一个安定的生活、学习、接受教育的环境,直到能重新找回自我,正常回归社会。”
“特别感谢华人爱心人士和中国老师每年的帮助,给我们的孩子物质上的帮助外,还给予了精神的帮助,表演的节目很精彩,我们会更加努力,教育好孩子,让他们长大后为社会做出贡献。” 朱努索娃说
让更多的孤儿也和正常孩子一样过一个自己的节日,5月29日,华人爱心人士来到位于楚河州莫斯科区稍葫芦乡的别罗沃茨科心理精神儿童院,这所儿童院收留有240位先天或后天心理、精神有问题的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有些孩子只能生活在轮椅上。
据院长斯威特拉娜·达克尔巴谢娃介绍,儿童院有104位护工照顾这些孩子的衣、食生活,很不容易,有84个病情严重的孩子是她认为看护起来最为困难的。儿童院的资金可以满足平时水、电、暖和吃饭等日常开销,但是在药品、洗衣粉、尿布等学校没有办法保障,有时候费用根本不够,时常捉襟见肘。
斯威特拉娜·达克尔巴谢娃院长对《丝路新观察》网记者说:“去年这个时候,华人社团和老师们带了孩子们穿的衣服、香皂还有冰箱等物资,这次6.1国际儿童节同样是这么多的钱、物,他们给了儿童院带来了太大的帮助,在此我借助媒体特别感谢中国人。”
无论是托克马克寄宿孤儿院,还是别罗沃茨科心理精神儿童院,这些孩子多数都稚气未脱,当他们看到手中的糖果、玩具、中国节和中国的舞蹈时,那喜悦的眼神和发自肺腑的鼓掌,让在场的不少女生偷偷的擦拭眼角的泪水。
每个孩子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独特经历,也许一部分孩子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但是一切都被这个大家庭的融合而遗忘了悲伤。
此次献爱心活动孔子学院、中海华人基金会和部分热心华商捐助的钱、物价值达到17万索姆以上。这是第一次中海商会和孔子学院合作办献爱心活动。比以往的献爱心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不仅有现金、物资还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中方代理院长班振林表示,希望通过孔院的微薄之力,用爱心温暖孩子们,让他们能过上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今后,孔子学院也将竭尽所能,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中海华人基金会会长赵建共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他说:“这次的献爱心活动很成功,不仅帮助了这些真心需要帮助的儿童,在活动的过程中也推进了中吉两国民众之间的友谊”。
上一篇:吉尔吉斯斯坦歌手荣获国际突厥青年音乐创作大赛“乌拉尔旋律”第一名
下一篇: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内务部部长被解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