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吉妇女事业更上一层楼 文化交流让两国越走越亲

时间:2016年11月1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本报比什凯克讯 (记者 陈墨)尽管生长在吉尔吉斯斯坦,但中国对于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不仅是因为中吉两国毗邻而居,更因为她曾多次到访中国,每个去过的城市,她都能随口说出各个城市的特色和给她印象最深的事物,就像她刚刚从那里回来似的。

《丝路新观察》报创刊一周年之际,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分享了她对中吉两国妇女工作合作以及文化交流的感悟。

中国是我们的好邻居

“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最亲密的邻邦,我们有将近 1100 公里共同边界,吉尔吉斯斯坦有一个俗语:‘好邻居比远亲好’,这和中国的‘远亲不如近邻’异曲同工,如出一辙,所以对我们来说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良好关系非常重要。”一说到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妇女大会主席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滔滔不绝,多年负责吉国妇女工作的她既因为工作关系与中国结缘,也因此对中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中国是一个惊人的国家,有引人入胜的历史,有美好文化,还有美不胜收的风景区。”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走访过很多中国城市,从南到北,她很难用一个词总结她对中国的印象,于是,她干脆如数家珍地回忆着每一个她去过的地方。

“对我来说,北京是非常有趣的城市,因为她是古代中国的首都;上海则是个充满机遇的城市,我们曾经为了和企业讨论孵化器的合作事宜跑了好几次上海。除此之外,我还多次去过广州、西安、苏州等城市。”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说。

因为亲眼见过中国的发展,有了丰富的阅历,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对自己的判断格外有信心,“我可以断定地说,中国是一个独特、同时又有着古老文化的国家,那里的人们有着惊人的刻苦耐劳精神,这一点可以从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上看出来。”

中国妇女工作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

作为为妇女服务的组织机构,吉尔吉斯斯坦妇女大会与中国妇女联合会的交流互动可谓由来已久,甚至可追溯到 20 多年前。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认为,多年的交往中,中国妇联不仅对吉国妇女工作提供的很大帮助,对全世界妇女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中国妇联是我们非常推崇的一个机构,我们也是多年的友好合作伙伴,主要在妇女工作上开展非常有意思的项目。”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随口就可举出例子来,“比什凯克市妇女中心就是在中国妇联的帮助下创建的。在这个中心,妇女可以参加各种电脑知识培训课程。”

除了提供帮助,中国妇联还参加中吉两国举办的各种活动。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介绍,中国妇联代表团也曾多次做客吉尔吉斯斯坦。

让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记忆犹新的是,1995 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会议,“那是一次伟大的会议”,时隔 20 余年,她坚定地说,正是在那次大会上,“许多国家男女平等问题就是从北京会议开始讨论的。”

1995 年 9 月,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彼时,189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和专门机构及有关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 1.7 万余人出席了会议。“当时的北京就是‘世界妇女之乡’,好像整个北京都被女性给填满了似的。” 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如此描述着当年的盛况。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空前、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会议确定了共同目标:在世界各地实现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至今仍对促进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以及对下一世纪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人们提起当年的这次会议时都会说,它是“世界妇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去年我们还曾庆祝过北京会议 20 周年,因为这是一个大的飞跃。会议之后,许多国家在其法律中都开始阐明包括男女性别平等、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暴力等各种问题,所以在我看来,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的成果是伟大的。”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说。

此外,中吉两国涉及妇女领域的活动也一直非常活跃。2011 年,前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王开文大使的夫人谷平女士就曾作为吉国妇女大会荣誉会员参与众多中吉妇女交流活动,彼时,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还曾送给她一本书,在这本收录了吉优秀妇女代表的《吉尔吉斯斯坦杰出妇女》中,谷平作为为数不多的外国人被录入其中,旨在表扬她为促进吉妇女事业发展和中吉友好做出的贡献。

“理解带来尊重 友谊是宽容的捷径”

回溯历史,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表示,中国有许多伟大的发明,是诞生了丝绸、火药、纸的国家,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国家,“这些是吉尔吉斯斯坦民众都知道的。”

着眼当下,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坦言,吉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孔子学院。数据显示,吉尔吉斯斯坦共有 3 所孔子学院,首都比什凯克有两所,吉国南部城市奧什有一所,有 17 个孔子课堂和近 40 个下属汉语教学点,注册学员总数超过 1.5 万人。值得一提的是,创立于 2013年 5 月的奥什孔院是目前为止俄语区国家唯一的一所示范孔子学院。 

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介绍道:“吉尔吉斯人知道很多关于中国的事情是因为我国有孔子学院,在各大学里都开设了孔子学院的分支,所以有很多学中文的学生,孔院的毕业生如今都工作在不同岗位上。”

“除了留学生,我们还派了吉尔吉斯斯坦妇女大会活动家,甚至是女性领导人去中国参加培训。”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坦言,吉国女性领袖们在中国不仅能学到中国文化,并建立良好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除了吉尔吉斯斯坦,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女性精英也会去中国学习,“所以我们有更多机会和全球优秀的女性交流学习,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还特别说到,在距离首府比什凯克 20 公里的绍波科夫镇有一个妇女发展中心,那里有中国语言课程,专门的教室,还有中国文学、电影以及与中国有关的光盘和各种纪念物。“这个中心是我们与前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王开文先生和他的夫人谷平女士共同开设的,在当地非常受欢迎,包括高中生、大学生以及想了解中国的女性都可以在那里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风俗,研究中国传统。”

更多的了解带来更多的互相尊重,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认为“友谊是宽容的捷径”,也正因为彼此之间的认识越来越深,“吉尔吉斯人对中国是非常尊重的。”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提到,在外交部部长阿布德尔达耶夫倡议下,还曾发行过一本叫《以吉尔吉斯斯坦眼光看中国》的书,“我非常高兴能向推广这本书,让更多人读一读。”

中国文化在吉国“开花结果”

说到中国文化,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像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很多极具中国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对她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吉尔吉斯斯坦也不难遇见中国元素。比如剪纸艺术就非常有趣。在绍波科夫镇吉尔吉斯斯坦妇女大会发展中心,剪纸可是非常流行的,大家用特殊的纸剪各种漂亮的图画,然后配上框架送给别人,是非常精致的礼物。”除了剪纸,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还对刺绣艺术格外感兴趣,“ 我们去过中国的一个省,在那里,我们看到过一个村的人坐在一起刺绣各种事物,鞋子、毛巾、枕头等各式各样,特别有意思。 刺绣也是中国古老的艺术之一,我们也有学生在学刺绣。” 

中吉妇女事业更上一层楼 文化交流让两国越走越亲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还提到了瓷器、丝绸,“目前我们在这里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学习,不过我们去中国时候是不但会购买丝绸的,还会定制用丝绸缝制的中国服装呢。”

“中国戏曲也很有意思。我们妇女代表大会就有一名成员,叫撒杜巴卡索娃,她在“KYZ BURAK” 乐队唱,她演唱的中国歌曲非常好。 还有一位叫苏耶库洛娃,她是“AKAK” 歌舞团的领导者,他们会用吉国传统乐器库布孜弹中国曲调,听起来很不错呢!”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笑道。

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认为,这些文化的相互学习交流有助于进一步沟通。何况在中国新疆,还有与吉尔吉斯同宗同源的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当他们到我们这里来的时候会同时演唱吉尔吉斯斯坦歌曲和中国歌曲,还给我们介绍中国舞蹈。我觉得这些都是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文化之间剪不断的关系。” 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笑着说。





上一篇:《丝路新观察》报增进中吉两国了解和联系 
下一篇:《丝路新观察》举办创刊周年庆典 10名国家议员期望促吉中友好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陈墨 / 编辑: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