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当地《丝路新观察》多媒体矩阵已融入吉主流社会
丝路新观察网比什凯克11月11日电 (记者 陈墨)“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多年来的友好邻国,随着我们两国交往日益密切,中吉两国人民就更需要相互了解,也正因此,当我第一次看《丝路新观察》报的时候就很喜欢,因为我觉得内容很丰富,有很多在吉国生活的人们的故事。”吉国议员阿布德瓦哈普·努尔巴耶夫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如是说。
阿布德瓦哈普·努尔巴耶夫认为,《丝路新观察》报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介绍两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新闻和资讯,“这正是这份报纸最重要的部分。”
《丝路新观察》报是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唯一一份用中、俄、吉文种语言出版的报纸,其不同版面主题鲜明,适合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如“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外眼看中国”、“中亚观察”、“孔子学院”、“看新疆”等。《丝路新观察》多媒体服务华人华裔、华商、孔子学院和留学生、中资企业,以及短期来中亚的中国人,面向当地主流社会。目前已经形成了周报、月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
随着《丝路新观察》多媒体在当地落地、发展,时至今日,《丝路新观察》报在当地发行量已经达到 14500 份,覆盖吉尔吉斯斯坦全国 7 州(省)2 市,已逐渐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对于《丝路新观察》多媒体发展,阿布德瓦哈普·努尔巴耶夫也坦言,包括WeChat、Facebook 及网站的建设应该是未来的重点方向。“因为现在都是电子化,网上不但可以看到海量信息,而且网络的速度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吉尔吉斯斯坦,使用网络和登上网站查找信息的人越来越多。”
在《丝路新观察》发行一周年之际,阿布德瓦哈普·努尔巴耶夫表示,《丝路新观察》多媒体以中、俄、吉三种语言发行是融入当地非常好的方式,他同时送上祝福,希望《丝路新观察》报的发行量继续增加,并为中吉两国友谊和合作添砖加瓦。
不久前,阿布德瓦哈普·努尔巴耶夫刚刚从乌鲁木齐视察回来,中国的发展令他不禁感叹道:“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毋庸置疑,我看到的乌鲁木齐市的发展就已经非常令人惊叹了,如果他们按照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下去,我觉得它将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
“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经济方面的合作前景是很好的。我最近正在读邓小平的女儿写的《我的爸爸邓小平》,现在还没读完,这本书很有意思,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说过,“无论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阿布德瓦哈普·努尔巴耶夫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为邻国吉尔吉斯斯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白猫黑猫论”是邓小平在 20 世纪60 年代提出来的,它对促进二十世纪 90年代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也面临着经济发展瓶颈和转型。为了促进吉经济发展,吉国总统阿坦巴耶夫曾于 2014年底专门签署了一项法令,将 2015 年定为“巩固国民经济年”,旨在以此为契机,推进改革,改变吉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转口贸易经济模式和吉国经济对外依赖过强的情况,增强内生动力。
作为负责国际关系事务的国家议员,阿布德瓦哈普·努尔巴耶夫也格外关注中吉两国的合作前景。他介绍,为了吸引投资,议员们也在努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目前,他和其它议员正在讨论的议题之一就是敦促吉国实施新规,在吉国新创建的公司,三年内不可随意检查,以优化吉国投资环境。
此外,阿布德瓦哈普·努尔巴耶夫介绍,吉尔吉斯斯坦近日出台最新签证规定,外国投资人办理商务签证可以直接签 3 个月。投资人签证的门槛则由原来的 50 万美金投资额降低至 15 万美金。这对于欲到吉国投资的商人们来说无疑又是一利好消息。
回顾中吉两国多年来的合作,阿布德瓦哈普·努尔巴耶夫滔滔不绝,“中国不仅为全世界的市场经济提供了符合社会利益的经济计划,同时作为我们的邻国,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特别是在贷款方面。举例来说,因为有了中国的贷款,我们可以建设“达特卡 - 克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了, 此前,我们每年需要向乌兹别克斯坦支付 900 万美元用来购电,现在“达特卡 - 克明”工程建成了,就可以省下这笔钱了。”除了已经结出成果的贷款,阿布德瓦哈普·努尔巴耶夫还提到很期待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建设。
建设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是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2010 年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九次总理会议上提出的。中国总理李克强也在 2015 年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四次会议大范围会谈时提出,建议考虑适时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今年 10 月 20 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论坛”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会上表示,应加快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的作用。阿布德瓦哈普·努尔巴认为,如果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建成,将为吉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上一篇: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称赞中企为吉修复道路
下一篇:中吉妇女事业更上一层楼 文化交流让两国越走越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