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观察网比什凯克1月5日电 (记者 陈墨)吉尔吉斯斯坦坐拥“中亚瑞士”之称,然而,这些年来,吉国的旅游业却一直不温不火,除了著名的伊塞克湖外,便再少有其他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随着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以及随后的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吉尔吉斯斯坦旅游业也迎来了丝路旅游热的新机遇。
三国联合申遗 开启丝路旅游时代
2013 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以文化线路形式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2014 年 6 月,“丝绸之路”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首次跨国申遗,同时,对于丝绸之路沿线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合作也是一项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事,更能推动各地区、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
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线路跨度近 5000 公里,沿线包括了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聚落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 5 类代表性遗迹共 33 处,再加上沿途丰富的特色地理环境,内容相当丰富。遗产项目中的 33 处遗产分布在中、哈、吉三国。其中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3 处,哈萨克斯坦境内 8 处,中国境内有 22 处。丝绸之路沿线的遗迹见证了欧亚大陆在公元前 2 世纪至公元 16 世纪内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阶段以及在这段时间内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特色。
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成功或标志着丝路旅游时代的到来,如何抓住新机遇成为沿线国家面临的课题。尽管从国土面积上看,吉尔吉斯斯坦在中亚国家中只是小国,不过,吉国的旅游业潜力却值得期待。
深度特色游 享受朴实豪放的吉国之美
中国旅行社驻吉尔吉斯斯坦办事处负责人姬丰华在吉国已有 17 个年头。他表示,吉尔吉斯斯坦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在中国,新疆是做户外旅游的天堂,吉尔吉斯斯坦和新疆接壤,有近 1100 公里的边界线,翻过雪山,就到了吉尔吉斯斯坦,这里有很多极具特色的旅游内容有待深挖。
姬丰华介绍,论旅游体验,时下一些很流行的旅游方式,如登山,滑雪,打猎等,在吉尔吉斯斯坦都可以体验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吉国是允许使用武器打猎的,甚至可以租用直升飞机,在雪山上打猎,不少欧美客人正是因此被吸引到这里来。”
论自然风光,前苏联解体时,吉尔吉斯斯坦曾一度被西方媒体称为“中亚的瑞士”。因为吉国和瑞士自然环境相仿,山多、空气好、生活悠闲。此外,吉国知名度最高的非伊塞克湖莫属,这个前苏联领导人的疗养胜地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仅伊塞克湖每年旅游旺季的收入就成了伊塞克湖州乃至吉国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碎叶城遗址
论人文内涵,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出生地就在距离吉国首都比什凯克仅 60 公里处的托克马克市,是不少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文化朝圣之地。
旅游业方兴未艾 吉官方全局规划
“两星级的设施,三星级的服务,四星级的名头,五星级的收费。”这曾是十多年前流传在来吉国旅游的中国人之间的一句笑谈,从中也不难看出吉国旅游业当时的起点确实不高,不过,这些情况正在改变。
“虽然目前的条件还没有达到中国游客普遍认可的程度,但确实是一直在进步。”姬丰华举例说,三年前,这里的酒店价格还很高,服务却达不到相应的水平,五年前,酒店里都不配电热水壶,六七年前,所有的酒店里都没有牙刷和拖鞋,但这些年都在改善,也出现了一些民间资本投资酒店,慢慢向国际标准接轨,接待上百人的旅游团现在已经可以实现。
虽然坐拥好山水,现实情况却是吉国的旅游业仍处在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即便是最著名的伊塞克湖,其基础设施建设、接待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也仍然远没有开发成熟。伊塞克湖绵延不断的湖滨沙滩附近建有不少度假村,也有一些娱乐设施和项目,如摩天轮、游艇、按摩等,但仍与世界上运营成熟的旅游景点有距离,游客黏度不够。伊塞克湖尚且如此,要真正挖掘出旅游市场的潜力,吉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6 年 4 月,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发布了至 2020 年的国家旅游发展规划,其中共列出了 113 项具体内容,涵盖了法律法规、广告推广、管理平台、从业人员培养、保障游客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建立发展区内旅游业集群等领域,足见吉官方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
同时,这份规划也点中了吉国旅游业的一些软肋。如旅游市场不够规范、缺乏专业人才等,此外,“吉尔吉斯斯坦是个独立 25 年的年轻国家,也经历了曲折,当然,这些都已经过去。由于国力限制,他们没有像 20 多年前韩国对中国旅游市场的宣传投入,吉国有很多很好的旅游资源没有让中国的潜在消费者正确地、足够地获得旅游方面的信息。”姬丰华认为,这些都是制约吉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按照现在的吉国旅游市场发展情况来看,还有很大空间有待拓展,“因为吉国本身的国际知名度比较欠缺,它曾经是前苏联的边疆地区,在国际上并没有很高的旅游声誉,作为中国游客,才刚刚过了新马泰式旅游观光的新鲜劲儿,目前仍处在到欧美、日韩等国家扫货的购物游阶段。”
据此,在姬丰华看来,随着中国游客的日渐成熟,转向深度体验将是下一个国民出游主要的目的,包括吉国在内的中亚地区丝路游打开知名度后,吉国也将成为中国游客出游的目的。
旅社联手推多国旅游包刷“存在感”
“一带一路”为吉国带来游客和投资
尽管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内的中亚各国毗邻中国,但碍于签证难办、知名度不高、语言障碍等原因,中亚旅游市场一直不是中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中亚国家旅游从业者在交流中也发现,单个的中亚国家对中国游客来说 “存在感”低是目前的业界共识,如何在中国游客的脑海中“刷出存在感”,是中亚国家旅游业者们目前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于是,便有了旅行社联手打造的“多国旅游包”,如吉尔吉斯斯坦的一家旅行社就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两家旅行社联手推出了“丝绸之路”,这个为中国游客量身定制的中亚旅行包里的行程、景点可根据游客意愿定制和改变。
中国“一带一路”愿景提出至今已三年有余,2016 年底,中国总理李克强首访吉尔吉斯斯坦,对吉国旅游业来说都带来了利好的。“首先,作为在吉国经营的旅行社,我们已经感觉到了旅游市场的升温,自从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来,来自中国的商务访问、考察团体就一直在增长,不过很可惜的是,目前到吉国来的中国游客还不是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目的,都是和经贸发展有关系。”
2016 年 11 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吉尔吉斯斯坦,“中吉双方继续深化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旅游合作,包括对吉方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投资。”写入两国联合公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向西的持续推进,来自中国的目光也开始望向中亚这篇广袤的欧亚腹地,这其中既有与日俱增的游客,也有看准商机的投资人。
丝路酒店总经理叶莉就是近年转型投资旅游业的中国商人之一。她多年在吉做中吉边境贸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访吉国让她看到了商机。“以前来的多是商人,现在旅游团来得多了,所以我就投资了这家酒店,这里不但提供如家一般的住宿,还有符合中国游客口味的美食,我觉得吉国旅游市场还是值得期待的。”
上一篇:关于比什凯克2位市长候选人的5大事实
下一篇:释放冬日激情 感受吉国“冰雪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