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加入收藏

中亚东干人,生活异域百年的“甘肃乡亲”

时间:2015年12月10日  信息来源:每日甘肃网   字号:

中亚东干人,生活异域百年的“甘肃乡亲”

西北师大东干人留学生赴天水体验中国文化。

中亚东干人,生活异域百年的“甘肃乡亲”

西北师大东干人留学生赴临夏回族自治州体验民族文化。西北师大供图

语言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它在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区隔和距离,而对同一地理空间的人,语言是认同、感情维系的支点之一。

在遥远的中亚,有14万东干人,他们说着和甘陕人一样的方言,维系着对远祖故土的百年眷恋。

他们中的150多名青年学生,来到甘肃留学深造,和这里的甘肃人进行深层的对话,探讨两国异地的人们精神相通之源。


本报记者 魏娟

陕甘方言:东干人的“娘家语”

西北师范大学10号教学楼的咖啡馆里,午后的暖阳透过玻璃,铺洒在几位正在聊天的人身上。

一位年长者用陕甘方言问坐在对面的小伙子:“你多大了?”“我19了,上大三。”小伙子也同样用方言回答着。另一位青年人也用临夏方言和对面的女孩子交流,仿佛和老家人谈话一般,几个人聊得顺畅无阻。

这一幕,并不是老乡们的聚会,而是一次跨国交流,是中国人和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东干人”之间的聚会。

年长者刘均来自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青年人马自强来自临夏州,几名年轻大学生是西北师范大学大三的留学生。他们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长相相似,语言相通。

19岁的马学真和马婷娜来中国第三年了,汉语普通话已经说得很好,和中国同学、老师交流都用普通话,和本国人交流则用俄语,偶尔也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语言。和父母、爷爷奶奶交流则用的是“东干语”,这是他们出生时学的第一语言。

马婷娜聊起了自己的求学经历。2013年8月底,她离开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来到中国留学。“马婷娜”是她在西北师范大学的中国班主任艾宏明给起的名字,她觉得还不错,自己也向别人介绍着新的中国名字。

对于遥远的甘肃,马婷娜并不陌生,妈妈常常告诉她,他们的祖先来自于甘肃临夏,先祖们100多年前远离故土,定居在了吉尔吉斯斯坦。来到兰州两年多后,她已经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兰州很大,比我所在的城市要大很多,人多、繁华,我们国家人不多。”

和马婷娜不一样的是,马学真的名字是家人起的,爷爷知道先祖时代姓“马”,为铭记这个姓,他们在俄语的名字前面也加了发音为“马”的前缀。

据史料记载,十九世纪中后叶,甘肃、陕西等地的一部分回族人沿着新疆,翻越天山到中亚定居,后代生息繁衍,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个国家。这支回族迁入中亚时,被问及来自哪里,他们说“东甘”。经考证,“东甘”即指甘肃东边或“东边的人”。1942年,苏联政府正式将这部分来自中国的回族命名为“东干”。

经过100多年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在中亚地区约有14万东干人。为了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大部分东干人尽管会说俄语及本国方言,但在与家人、亲戚的交流中,仍然使用自己的母语——东干语,也称之为“陕甘回话”。是他们的先祖世代口口相传的汉语中的陕甘方言,融合了陕西关中方言、甘肃河州话、平凉话等。

新疆大学学者毕新惠在研究东干人时发现, 为了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在群体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绝大多数东干人强调在家庭和民族内部用东干语交流,东干知识分子通过办学、办报等手段传授及宣传东干语。对东干人这个群体而言,东干语同样具有交际工具和凝聚民族情感的文化符号的双重功用。东干人用这种符号将本民族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灌输给青年人,如自尊自信及自强不息的精神,崇尚节俭、提倡忠孝的价值观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情谊也被深深灌注到东干人的民族意识与文化之中。

马婷娜所说的“东干语”,发音接近马自强所说的甘肃临夏话,在家时,她就这样和母亲交流,如果偶尔忘了,换用俄语和母亲说话时,母亲会很不开心的说:“你为什么不说东干话?”

对于母亲来说,这或许是通往远祖故乡的唯一精神通道,是维系民族精神的“娘家语”。

古语旧言:方言中的“活化石”

九州之人,言语不同。汉语方言丰富多彩,蕴藏着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记录着社会发展的轨迹,是研究历史和文化的可靠而重要的依据。

东干语由于是一种跨境汉语,长期与我国汉语环境相隔离,很好地保留了一百多年前的汉语词汇,是十分典型的“老词汇”,不少方言词语体现出“原汁原味”的西北方言雄浑质朴的特色。很多在西北方言中逐渐消失的词语,仍然被东干人口口相传,完整留存,保持着百年前的风貌。

在刘均、马自强和东干学生们交流时,那些他们好多年未曾听到的方言词汇从学生们口中一个个蹦出来:朋友称为“联手”、警察称为“衙役”、饺子称为“扁食”、商店称为“铺子”、理发师称为“铰头发滴”、灶台称为“锅头”、去年称为“年时个”、太阳称为“日头”、杯子称为“盅盅子”……这些词语,有些是古汉语,有些是晚清词汇,仍然保留至今。

当学生问起刘均,“你在哪里上班?”刘均也学着学生们的东干话,说自己“是衙门里当差滴”。刘均和马自强一直对国外的这群“老乡”很有兴趣,他们查阅资料,详细了解东干人的历史,但从未与东干人聊过天。这次能见面,他们认真交流着东干人的各个方面。

正说着,东干留学生马磊来了:“好着呢吗,你们组撒着哩?”“我们拉话着哩”、“我们佛(音)话着哩”,马学真和马婷娜回答他。他俩的东干话也略有不同,显示着祖先们来自不同地方的细微差别。方言中储存的“活化石”,不仅反映了汉语发展的脉络,更让人体会到了历史变迁的痕迹。

马磊住在哈萨克斯坦的“陕西村”,他的先祖来自陕西,他所说的“东干话”和陕西话一样。去年,他到陕西“回民街”游玩时,和那儿的商户聊得开心极了,对方没有听出来他是外国人,他也没有觉得自己是外国人,像回到了自己家。

几代流传之后,马学真的爷爷也不知道先祖究竟来自于甘肃何地,有一次,马学真和一位来自平凉的中国同学交流时,意外地发现,自己完全能够听懂平凉话,觉得自己的先祖可能来自平凉。

刘均和马学真聊了好一阵,听出他的口音像极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个地方的方言口音,欢迎他有机会可以去张家川走走看看,也许能发现源头的秘密。

今年5月,艾宏明老师带他们去过天水市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看到张家川普通人家里的火炕、柜子、凳子等老旧的家具时,学生们开心地讨论,“这和我们家里的一样”。马学真说,他去的一家人中,炕上摆放的矮柜,和自己小时候家里的摆设一模一样,只是后来“火炕”渐渐少了。

遗憾的是,马学真没有到和自己说话口音一样的那片地方去,他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去看看找找,回去能准确地告诉爷爷和家人,“我们究竟来自哪里”。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武和平说,东干人绝大多数均认为祖籍在甘肃和陕西,对甘陕两地怀有强烈的认同感和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称甘肃为自己的“娘家”或“舅家”。“我们去哈萨克斯坦的时候,他们便会说娘家来人了,都是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准备食品,有馓子、糖果、干果等等,很是丰盛。虽然东干人的工作语言是俄语,但是在和我们交流的时候还是用西北方言,像陕西话、平凉话、临夏话、张家川话等,语言的认同就是民族的认同。”

饮食习俗黄土地上一家人

刘均和马学真、马磊聊起他们的饮食,马学真拿出自己手机里拍的当地食物的照片,给大家介绍着。他最爱吃肉包子、汤缕面、干缕面和”席“。“席”就是节日、迎客时家里做的菜,9个大碗摆放在木盘里,每个碗里盛着不同的菜肴,有各类肉丸子、夹砂、土豆、凉粉等。 刘均说,这和他们张家川的饮食习惯很像,他们在婚宴、节庆时也吃“席”,也用大碗盛菜,有“9大碗”、“13大碗(当地人称‘十三花’)”。

马磊和父辈们一样,爱吃面,“面吃上压饥,精神大,蒸饭吃上爱饿得很么。”蒸饭就是米饭,他还喜欢吃馓子、油果子、面果子、油香、肉包子、糖馍馍。

旅马华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现任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的刘宝军介绍说,他去中亚的东干人聚居地时,品尝了当地的美食。

他介绍说,东干人请客,先让客人用茶点,如糖果、核桃和茶水,然后再上主食,花卷、馒头和炒菜,主食多种多样,有青椒炒肉、四喜丸子、馄饨羊肉汤、手抓羊肉、韭菜包子、长面条、碎面、羊肉水饺、酥馍馍、酥饼子、水煎包子、凉粉等等。最后再上水果,包括葡萄、杏子、苹果、石榴等。

东干人和海外华人一样,继承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使得他们的吃喝在当地很有名。东干人最知名的菜肴是“十三花”,即十三道菜,他们的菜肴也受到当地吉尔吉斯人和俄罗斯人的影响,还从维吾尔族人那里学会了做“抓饭”,在中亚的比什凯克市、阿拉木图、塔什干,甚至俄罗斯境内,都可以看到有东干人开的饭馆。

一百多年来,东干人已融入住在国社会,与周围的民族友好相处,又在风俗人情、方言土语、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岁时节令、民歌民谣等方面将中国近代文化传统和西北黄土高原的风俗习惯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

东干人继承了过去的传统,结婚较早,21岁的马磊今年夏天回国时,已经和自己的女友订了婚。女友也是东干人,按照东干人的风俗订婚、结亲。

马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虽然我们是自己认识的,但还是按照习俗,寻了个媒人,打发他去女方家,等着给话儿。女方家同意了,我们就去订婚,提的礼物是糖、茶叶、核桃和杏仁等干果,还给了彩礼。”女方家用“席”招待了他们,做了9样菜,有肉丸子、鸡肉、凉粉等。

明年,他就要和女友结婚了,女友嫁过来时,会按规矩送来陪房,也就是嫁妆,有洗衣机等电器和衣裳、鞋等。新娘要梳上漂亮的“燕燕头”、穿着大红色的裙子坐在屋里,客人们吃有酥肉、丸子的碗菜。“我外奶奶就会梳燕燕头,年轻人好多不会了。”当天晚上,新郎和新娘要吃“扁食”,里面包上糖、醋、辣椒等。亲戚朋友要来“耍房”,就是闹洞房。

这和刘均家的习俗一样,结婚当晚的饺子里包上大枣、糖果、辣椒、盐等,意味着新人开始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第二天一早,新娘子要给一大家人做一顿饭,称之为“试刀面”,来考验新娘子的厨艺。之后,新郎和新娘逐一到新娘的舅舅、叔叔、姑姑等亲戚家认门、拜访。

马学真拿出自己在天水民俗馆拍的新娘礼服的照片说:“我姐姐结婚的时候,穿的就是和这上面一样的衣服。”刘均看了也很惊奇,这种仿古的裙子,都是在很早之前,老家的新娘结婚穿的衣服,现在都穿成了现代装,“这和我们婚礼流程一样,但细节上比我们还古朴一些。”

夕阳西下,刘均和马自强与东干学生们握手再见。临别,邀请师生们到张家川再来踏访,寻找新的可能。马自强说:“我从来没觉得他们是外国人,从内心里感到亲切,就和见到乡亲一样。”(兰州晨报)



上一篇:中亚东干学生甘肃求学:学文化 寻家亲 做使者
下一篇:中亚“东干人”传承“乡俗” 寄望重学汉语更新词汇
(作者:佚名 / 编辑: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