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观察网乌鲁木齐1月4日电 (记者 古丽米娜·艾力哈孜)“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冬至的到来,意味寒冷会一步步靠近我们。”冬至当日,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举办了首届“浓情冬至”中外学生包饺子大赛。
冬至到 赛饺子
今年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组织 30 余名学生参加包饺子比赛,在比赛前,7 个参赛队已经剁好馅、擀好皮,等待着比赛开始,一眼望去,芹菜陷、菠菜馅、鸡肉馅、牛肉馅,比赛现场飘着各种馅料的香味。每个队的队员们摩拳擦掌,等着发号施令的那一刻。按照比赛规定,在 20 分钟的比赛时间里,要比出谁包的最多,谁包的最好看,还要看谁的饺子味道最棒,将评出“神包手”、“最佳口味奖”和“最佳标致饺子奖”。
当听到裁判一声“开始”命令,7 个参赛队的选手瞬间进入“加速”状态。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热哈提是参赛队中唯一的男生,他一边包着饺子,还不忘整理下盘子里的肉馅,动作麻利,有模有样,包饺子的架势丝毫不输于身边的女同学。 “我喜欢吃饺子,也喜欢包饺子,来中国上学三年时间,每年都参加冬至包饺子活动。”热哈提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说。
据了解,每年的冬至这天,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留学生都会在各自班级体验包饺子活动,按照学院文化教学内容的规定,“冬至包饺子”活动是各类节庆文化体验活动中的一项。
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在 20 分钟的活动中,充满了乐趣与欢笑。七个参赛队都分别出现两组鼓励奖,一组最佳标致饺子奖、一组最佳味道奖和一组神包手奖。比赛结束后,热哈提和队友们、同学们一起品尝着自己包的饺子,认为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我们能齐心协力包出这么多饺子,这个过程让我感到很快乐。”
吃饺子 体验冬至文化
“冬至这天吃了饺子,耳朵才不会冻掉。”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喀乌萨尔拿着手中的饺子对记者说。到中国三年,她已经熟知在冬至这天必须吃顿饺子保护耳朵的习俗,每年参加包饺子已经让喀乌萨尔变成包饺子能手。
在今年的包饺子比赛活动中,喀乌萨尔作为第二参赛队队员,在比赛中亮出她的手艺,除了家常包法以外,她还包出月牙饺子、葵花造型饺子,这些“高颜值”的花式饺子已被不少观赛的学生看中,期待着下锅之后品尝其鲜美的味道。
“我在家会包好看的包子,包子的外形和饺子不太一样。”巴合米娜对记者说。巴合米娜的家在吉尔吉斯斯坦,作为一名东干族姑娘,在家经常与家人一起包各种馅料的包子。
“包子比较大一点,饺子比较小一点,都是面食,所以饺子和包子我都喜欢。”巴合米娜说,在师大上学,她在冬至包饺子活动中学会了如何包饺子 , 了解了冬至文化的含义,也品尝到各种馅料的饺子。
今年已经是巴合米娜第五次参与包饺子活动,现在她包的饺子不仅越来越好看,味道也越来越香。“韭菜鸡蛋馅是我的最爱,这次比赛的饺子馅就是我拌的。”巴合米娜对记者说。在比赛中,第二参赛队有了萨乌萨尔花式包法,加上巴合米娜拿手的馅料,在所有队员争分夺秒地努力中,获得最佳味道奖。
创新元素让饺子亮起来
在比赛中,第六参赛队制作的新式饺子让在场观众眼前一亮。绿色和紫色的饺子外皮,让第六参赛队的碧绿和队友们包出来的饺子在一片白色中成为关注点最高的饺子。“太好吃了,我们的饺子是最好吃的。你们尝尝”让评委品尝之后,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碧绿赶紧用筷子夹了一个饺子放进嘴里,激动地跟身边的队友们说。
好吃不过饺子,碧绿说,在参赛之前,她和队友们就和她们的班主任李鹤老师商量,除了拌出香喷喷的馅料之外,如何能够让饺子在外形上能够有独特的优势。
“我们用了菠菜和紫甘蓝榨汁和面,包出彩色饺子。”班主任李鹤对记者说,听说有包饺子比赛,有十几名同学自告奋勇来参加比赛,最终从这些报名的学生里选出了5名女生参加这次比赛。
“刚开始他们包的饺子各种形状都有,我给他们说中国人包的饺子都是这种形状,要体现中国特色。”李鹤对记者说,这些天参赛队员们反反复复练习包饺子,就是为了在比赛这一天拿出最正宗的饺子。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梁云说:“体验包饺子是将传统文化纳入到教学体系,不仅让学生了解中国冬至文化,也满足味蕾。通过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实践中享受到快乐。”
上一篇:新疆师范大学举办“国韵流彩 硕果缤纷”留学生中华文化作品展
下一篇:中国有意增加在哈留学生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