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老师谈新政:中考更宽更活助推教学改革

时间:2016年04月09日  信息来源:法制晚报   字号:

法制晚报讯(记者 赵颖彦)中考新增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等学科的考试内容,对各科的分值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昨日,备受关注的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揭开神秘面纱。

新中考改革方案出炉后,学校的教学将面临哪些转变?今天上午,《法制晚报》记者采访了京城多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他们普遍认为,以考试引导教学,可将对试卷难度、题型等的关注,转移到教学的导向和教学的实际需要上来。

未来,中高考将变得更宽、更活,同时也将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促进教师教学的改革。

影响

“考宽”激发办学活力 提升学生潜质成新目标

新中考方案明确提出增加学生的选择权,鼓励学生个性成长。要做到这一点,显然离不开学校的支持。

针对中考科目的增加与选择,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李有毅表示,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选课指导;在课程设置、学科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引进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导学生寻找兴趣点,为学生的选择提供依据。

据李有毅介绍,针对中考涉及的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北京十二中将加强学科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的规范性、科学性、多样性的研究。学校也将完善走班制与行政班并行管理,寻找两者最佳契合点,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新中考给学校带来了什么?对此,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校长张金星表示:“中高考政策的新变化,要求学校在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师生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新的布局和调整,要以学生的实际获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开发学生潜质、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目标。”

据张金星介绍,怀柔三中将尝试把课程的开发权和选择权交给师生,使学校课程安排、教师调配、学生管理等制度尽快适应中高考的改革。

此外,中高考改革将促进学校进一步把学生的实际获得放在办学的首位。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纪世铭介绍,学校针对毕业年级的差异性学习需求,教研员与老师们一道,制定分层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促进初中学生拓宽能力,高中学生厚积薄发。

“教宽”成教学大方向 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实践

较以往相比,北京中考要考得宽泛了。新中考方案明确指出,今后的中考将注重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扩大选材范围,突出首都特色,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专家认为,“考宽”将倒逼教师教学的改革。而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教师们也普遍认为,“教宽”将成今后教学的大方向。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王耘老师认为,今后的中考将提升命题技术,进一步淡化单纯的知识性、记忆性考查,更多挖掘历史学科的思想方法,重在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及运用学科能力解决学科问题、提升学科认识的人文价值的考查。

“初中应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有用、有益。”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刘艳辉老师认为,初中阶段就是学生厚积的阶段,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的积累。初中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宽”一些,宽的关键是增强初中教育的拓展性。

刘艳辉认为,应从“考宽”、“教宽”、“学宽”三个方面综合施策,用“考宽”撬动“教宽”,用“教宽”引导“学宽”,引导初中学生多读、多看、多实践,重视积累,拓宽视野,广泛涉猎,自由交流和表达,重视学生的真实真心,本色自然,为健康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此背景下,教师的“教宽”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四中顺义分校马山老师认为,中考新政将引导教师回归学科本质开展教学。

“课堂教学的活动主体是学生,学生有着许多天然的需求,诸如探求未知的需求、体验成功的需求、合作交往的需求等等。而物理教学的根本之道在于,让教学回归本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内化、升华,真正让学生乐学、会学,获得以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素养。”马山说。

中考改革科目变化

2018年起中考科目为3科必考+3科选考+体育

3科必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

3科选考科目:从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中选3科,其中物理和生物(化学)中选择12门,历史、地理和思想品德中选择12

共可产生9种科目组合

中考改革分值变化满分580分(不含加减分)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100分(英语听力和口语占40分,并有两次考试机会);体育为40

选考科目:原始分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成最后分数,折算后实际满分为100分、80分、60分。

共可产生54种分数折算方式

“学宽”鼓励个性成长

让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学习

在未来的中考中,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学生可从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五科中,选择三个科目参加考试(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一门),此举尊重了学生兴趣的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进而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人大附中英语教师李欣表示,新中考改革方案最让人欣慰的,是将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三科纳入中考备选科目范畴,“根据现行的中考方案,那些不擅理科但人文功底深厚的孩子不仅英雄无用武之地,还在若干次模拟考试中远远落在了理科突出的孩子们后面,这容易让他们失去自信,严重的甚至会自暴自弃,损害其身心健康。”

李欣认为,随着中考新政出台,历史、地理、政治这些大家口中的“副科”将逐渐引起学校、学生、家长的重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考试的变化也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刘艳辉举例称,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实践、多表达、多展示,让学生设计方案,开展科学制作、小组竞赛、协作互助;在课堂外,可以让学生做手抄报、排演舞台剧、进行社会调查等。这些开放性的活动,将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坚定学生学习信心。

在学校层面,李有毅校长介绍,北京十二中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例如将微课、翻转课堂等引入教学,强调教学中重探究、重过程、重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据悉,该校已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了科学实验课,历史、政治学科辩论课等创新课程也进一步得到了落实,效果显著。

张金星校长也介绍,怀柔三中已经尝试将课堂教学活动延伸到校园、操场、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社区、科技馆、博物馆等地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学习。张金星认为,把课堂搬到校园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成为新中考改革后未来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项重要手段。

观点

学生动手能力 必须在社会大课堂“提炼”

与以往相比,新中考方案更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方案规定,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五门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其中物理、生物(化学)中有10分为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中有10分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这意味着学生必须将学习搬到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是北京市教委2015年秋季学期推出的新举措,2015年秋季学期共有约43万人次学生参加活动。2016年春季学期自317日正式实施,已经有3万余名初一学生来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社会资源单位进行科学动手实践。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本学期共有1009个活动项目供学生选择,渗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含电子与控制、健康与安全、自然与环境等六大领域。

对此,北京市龙潭中学的刘丽烨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社会课堂中去学习,鼓励学生到教室学校外面去实践,积累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马山老师也表示,学生学习知识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通过他们自身的认知活动学会的,“以物理教师为例,他们要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认知舞台,使他们不断增强探求新知的能力。”

对于新的教育改革,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体育运动学校田昕老师认为万变不离其宗。田昕表示,以语文教学为例,如何去做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是每位教师所思考和关心的问题。

“增强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提升经典文学作品、红色主题作品的阅读量,改变作文教学程式化现状,下大力气尝试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整合,这势必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田昕老师说。本版文/记者 赵颖彦



上一篇:隐形冠军:一支小小圆珠笔背后的大国匠心
下一篇:大四学生用同学信息网贷70余万后失联
(作者:赵颖彦 / 编辑: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