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柯城掘金乡村“创意之道”:从种庄稼到卖风景

时间:2016年03月23日  信息来源:中新网   字号:

中新网衢州323日电 (记者 邵燕飞 奚金燕)初春时节,寒意未消,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荆溪村却是一番热闹景象。村民们正在田头忙着耕地、除草、播种,不亦乐乎。该村村民王浩(化名)告诉记者,等到五月份,这轮播下去的种子就会开出绚烂的格桑花海,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观赏。

花开有时,商机无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今越来越多都市人渴望逃离喧嚣,回归自然。这片花海,既是荆溪村农民实现致富梦的载体,也是柯城区撬动美丽经济的支点。

柯城区地处钱塘江上游,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在柯城区委书记祝晓农看来,生态环境既是柯城最引以为豪的一张城市名片,也是柯城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卖点。

近年来,柯城区以生态为先,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扶持广大农民既种田又因地制宜“卖风景”,逐渐形成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旅融合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新格局。如今在柯城,原先无人问津的农景正变成让城里人趋之若鹜的风景,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抢种”风景换来了美丽经济。

家庭农场连片成景与大自然同生共舞

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走进“中国柑橘之乡”——衢州市柯城区,到处都能看到橘树,一望无际的橘海是当地农村的标准景色。早些年,柑橘是当地许多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近年来果品市场的行情波动很大,橘农们也常常陷入“卖橘难”的境地。

家里成堆的柑橘尚未售出,柯城区橘农何吉显得有些发愁,“今年的橘子特别好吃,但来收的人少,种橘子有时候也是碰运气”。吃够了卖橘难的苦,何吉开始考虑转型,但种了三十多年橘树,要是有一天真不种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什么。

农业转型,路在何方?这正是近年来,柯城区主政者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柯城区委书记祝晓农看来,像柯城这样的传统产橘大区,要解决好卖橘难问题,关键是要倒逼农民转型,推动供给侧改革,“一条路子是通过品种改良,把柯城柑橘品质进一步提升;另一条路子就是退橘还耕,将橘园变成田园,让农民从种橘子到卖风景。”

为推动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型,近年来,柯城区大力推进“三低”桔园(低洼、低产、低效)改造和土地流转的步伐,把发展家庭农场作为加快农业转型提升的主要抓手,一个个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在柯城田野破土而出。

徐志辉是当地的普通农民,贩过柑橘,做过来料加工经纪人,还代理过针纺织品的贸易。2010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徐志辉从农民手中流转了200多亩半抛荒土地,开始经营五十都生态园,种植蔬菜瓜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的农场规模就扩大了10多倍。

但随着越来越多家庭农场的出现,徐志辉发现,蔬菜瓜果的产能越来越大,销售也越来越困难。“光靠纯农业赚不了大钱,关键要聚集人气,有人气才有商机。”慢慢地,头脑灵活的徐志辉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农业+旅游”的转型路子,除了搞生态采摘,还投资办起了生态景观餐厅、水上乐园、滑草场等项目。

走进生态景观餐厅,记者看到,园内热带植物绿意盎然,假山景观映衬小桥流水,中庭雅座分布其中,显得自然而又质朴。在五十都生态园,游客不但能体验到独特新奇的旅游乐趣,也能从中了解柯城的风土民情,可以说真正告别了过去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体验。

如今,徐志辉的生态园已经一跃成为浙西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先进的集休闲、旅游、采摘、花卉观赏、衢州特色小吃品尝为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年接待游客达到了20万人次。下一步,徐志辉还准备对五十都生态园进行全面的景区化改造,力争把五十都生态园打造成衢州乡村旅游的核心景区。

从柯城沟溪乡往石梁镇,沿着苦狮线走,像五十都生态园这样以景区样式打造的家庭农场门楼一座接着一座。记者了解到,目前,柯城正以“田园公园化”的理念,努力打造石梁至沟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一场一景”,将一个个家庭农场的“农景”串联提升,变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实现“园区”向“景区”,“农景”变“风景”的跨越。

种农景变卖风景绘就乡村旅游美景图

随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兴起,如今在柯城,越来越多的农民,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种一季收一熟”的传统农业方式,把大棚整治得像田园,把庄稼侍弄得像盆景,把村庄装扮得像画卷……

初春时节,寒意未消,柯城区石室乡荆溪村却是一派热闹场景,村民们在田头忙着播种、洒水、除草,不亦乐乎。等到五月份,这轮播下去的种子就会开出绚烂的格桑花海,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观赏。

柯城荆溪村村支书涂建明告诉记者,该村座落于围棋仙地——烂柯山下,又称“围棋谷”,是中国围棋文化的发源地,而这片花田原本是八卦田,位于村子正中心,平时疏于管理,多年荒芜,直到前年有村民播了一批格桑花种子下去,没想到十月份花开后,一下子就在朋友圈里传疯了,各地游客蜂拥而至,进村道路常被挤得水泄不通。

在这片3000多平方米的花田里,百日草、波斯菊、硫磺菊等各色鲜花次第盛开,姹紫嫣红,与农舍、炊烟、山峦一起构成了一幅曼妙的乡村美景图。绵延的花海惊艳了时光,更让城市人忘却了归途。小村子突然“走红”,也让村民们喜上眉梢。头脑灵活的村民沿途卖起来了小零食、土特产,一天就能挣千把块钱。

赏花经济也让当地的村民意识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种这种那,不如种风景,尝到了甜头的村民如今对这片能“换钱”的花海也越来越上心,不仅将花田面积从3000多平方米扩大到了15000多平方米,还修整了花田周围的道路、配套景观。

涂建明告诉记者,村党支部已经牵头成立美丽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未来将结合围棋文化,建设露营基地、汽车影院、儿童影视基地,将整个村打造成4A级景区,带动村民在增收致富,“争取人人最差也能开上奥迪车。”

沿着柯城荆溪村一路北上,在一个名叫七里的山区小乡镇,也正演绎着绿水青山“变现”金山银山的美丽故事。

柯城七里乡坐落于大山深处,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以前许多村民都靠土法造纸为生。在造纸过程中,大量含有废盐酸、废石灰的生产废水被直接倒入小溪中,久而久之,村里的小溪成了“黄河”,连手都不能洗。

2001年,该乡划归柯城区管辖,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引起了柯城区主政者的高度重视。为呵护一江清水,当地下决心关闭了全部造纸厂,并花了大力气治理水源,引导村民利用山区的自然环境优势兴办农家乐。

在坚持不懈的治理下,七里乡渐渐洗净了污垢,就如大山里的“生态绿洲”,远山似黛,溪水流翠。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七里,憩于农家,看溪水潺潺;漫行古道,见竹径幽幽。

经过十年的发展,七里乡现已拥有7个农家乐经营村,家庭农场14家,近百家农家乐经营户,实现各类营业额3000万元。而每年举办的高山蔬菜节,更是让早已凭借农家乐名声在外的七里乡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昔日的穷困山乡华丽转身,成为了如今的桃源七里国家4A景区。

“十年来生活还是改变很大的,幸亏当时开得早,走得前一步,客源比其他人要稳定一点。”农家乐荷香院老板邱岳明告诉记者,十年前他还只是以养猪为生的普通农民,每年只能挣个万把块钱,勉强养家糊口,幸亏后来开起了农家乐,加上种点高山蔬菜创收,如今年收入已经稳定在了20多万。

深掘乡土文化内涵激活乡村旅游活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传统农业与旅游联姻,让乡村成为了创富的发动机,而引进“创意文化”也成为柯城区提升乡村休闲旅游的一大“法宝”。

提到画廊,人们第一印象就是高大上,然而在柯城,却有人将画廊搬到了乡村,搬进了猪棚。位于柯城石梁镇的“尚品画艺”,第一眼给人的印象比较普通,然而走进去却发现别有洞天。在一千平米的空间内,摆放着数百幅风格各异的画作,盆栽、木质桌椅、小艺术品点缀其间,土和洋在这里酿成了别样的风情。

画廊负责人郑晓云告诉记者,最初是看中了这里宽大的空间、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才决定把画廊搬到这里来,没想到,开业第一天,画廊的客流量大概就有1000多人,卖出了500多幅作品。如今,“猪棚画廊”的成功转型带来了连锁效应,离这儿不远处,“猪栏艺术馆”已经装修完毕,每到周末,就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接受艺术熏陶、体验艺术活动。

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同样也是一个与画结缘的地方。一进村,记者就感觉到了不同,村里宣传栏、围栏、房屋外立面...。。只要是有空白的地方,都被色彩给占满了。不同于普通的墙绘,这些画用色大胆,画风淳朴,每一幅画都反映着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风貌。色彩艳丽的壁画群,配上潺潺的流水、青青的石板路、古朴的民居,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感觉扑面而来。

“这些画都是农民画的,我们余东村会画画的农民有300多人,如今年纪最大的画家已八十来岁了。”一旁,该乡宣传委员的一番介绍令众人有些错愕,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余东村农民画已有30多年历史。

拿锄头的手拿起画笔,这种爱好从何而来?今年66岁的郑根良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曾举办过一次农民书画培训,经过短暂的培训后,一群有共同爱好的村民边开始进行了书画创作,这一画就是30年。

三十年来,郑根良数不清自己已经画了多少画,最开始的时候,还经常被妻子数落,认为是“不务正业”。“最开始画画都是自己看看的,后来农民画名气大起来了,就有人专门跑过来花个几千块买画,老伴一看还能赚钱也就不说什么了。”郑根良乐呵呵地说道。

正如郑根良所言,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余东村农民画逐渐从自娱自乐走向了市场化运作。去年48日,村里在衢州市举行了农民画拍卖会,成功拍卖84幅作品,拍卖总额达到9.16万元。不仅如此,近年来,村里还将农民画开发成了丝巾、陶瓷画、茶杯等系列产品,参加各种文化产品博览会进行展销,并利用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加上画墙画、扎花灯等,村里每年能增加500万元左右的收入。

眼下,余东村还计划进一步提升“余东美丽画村”的品位,通过建设千米农民画墙、文化产业创意园、农民画展示厅,农耕文化博物馆等设施,走出一条文化发展与农家乐、旅游观光、农业生产相结合的路。

看够了“千村一面”的马头墙,吃够了“千菜一味”的农家饭,不妨来柯城转转,游在绚烂花海领略春意,隐于桃源七里消暑避夏,行于两溪之畔拾叶知秋,坐于烂柯石室弈棋赏雪,感受别样的四季轮回。()



上一篇:莫言以椰枣论文化交流: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别人吃
下一篇:雷同低劣纪念品充斥北京景点:没商标没厂家没品牌
(作者:邵燕飞 奚金燕 / 编辑: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