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3月28日电 (成展鹏)截至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近日,15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青年艺术家杨亦呼吁:榫卯结构“申遗”刻不容缓。
杨亦向记者介绍说,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古代连接两个木件的结构方式主要通过榫卯来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看上去严谨稳固,而且还有奇妙的装饰作用。可以说,榫卯结构是我国工艺文化精神的传承,起源于距今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代,历史比汉字还要悠久。榫卯工艺是堪称媲美京剧的中国国粹,不仅外形精致唯美,而且遵循力学原理,实用性极强,不易锈蚀又方便拆卸。如今再来看这些经典榫卯结构的工艺,仿佛重温了惊艳世界的中国之美。
杨亦早年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设计专业。自2003年踏入舞美设计界,先后担任了大型实景演出《又见五台山》、《“变形金刚”中国大展》、电影《唐山大地震》等多部著名舞台和影视作品的美术设计和制作总监。
除了美术设计师之外,杨亦更看重自己的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国古典建筑保护者身份。
自2000年起,杨亦便开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到对中国古典建筑的“拯救”。当时还是艺术学院学生的他,利用假期走南闯北,自费对中国古建的代表性作品做精确测量,然后再运用微缩模型的方式将其留存。与一般建筑模型不同的是,杨亦设计和制作的古建模型严格按照原始数据比例微缩,大到梁柱,小到描金,几乎每一个工艺细节都与当时修建这座建筑时一模一样,于是便有艺术评论家给他的作品起了个学名——立体建筑文献。
据杨亦介绍,榫卯结构不仅在形而上方面体现了“以柔克刚”的中国哲学思想,也开启了框架结构的先声。作为对比,西方数千年中一直采用承重墙体系,直到工业革命以来、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后,才意识到框架结构的优越性,遂开始大规模地普及。更值得玩味的是,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但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而且其代价远远小于西方的"刚",不能不让人叹服"柔"的力量。
把中国古建保护和传承事业当做自己家事的杨亦,一直在为卯榫工艺申请世界级“非遗”奔走呼喊。他担心诞生于中国的榫卯结构被周边国家的古代建筑普遍采用,很可能再次发生被别国“抢注商标”的事件。
“申遗”毕竟是政府层面的行为,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逐步推动。”但杨亦会一直为此呼吁奔走。他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透过榫卯结构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完)
上一篇:北外高招启动综合评价 高考成绩7成能力测试3成
下一篇:日本教授捐赠内蒙古博物院辽代珍贵文物和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