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观察乌鲁木齐8月19日电 2010年9月,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开设新疆籍华人华侨子女汉语培训班(俗称“华侨班”)。6年来,华侨班吸引众多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华裔学生,掀起归巢镀金的热潮。
我在新疆学汉语
“还有两年就要毕业了,所以暑假不回家了,想做志愿者锻炼锻炼自己。”新疆师范大学“华侨班”留学生阿尔斯朗对记者说。
像阿尔斯朗这样的“留校一族”不在少数。他们有的在学校复习,有的参加社会实践,也有的去做志愿者,想尽快掌握汉语,将来有用武之地。
阿尔斯朗是来自巴基斯坦的华裔学生,4年的汉语学习让他从零起步到能读、能说、能写,他认为除了自己不断地“拼”以外,老师们的帮助真的很重要。”班主任对我们很严格,我觉得他和爸爸一样,记得我们的生日,生病了带我们去医院,犯错误了第一个出现,不是责怪我们,而是认真地听我们的想法。“
因为学习环境与巴基斯坦截然不同,四年来,阿尔斯朗不断地适应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也在学校安排的文化体验课中过得忙碌又快乐。“巴基斯坦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早读和晚自习。在这里除了睡觉,上课、吃饭、聚会、打球、逛街其他时候都在学汉语,但我真的没想到自己能学会。 ”
阿尔斯朗说他现在喜欢听新疆的历史、参加各种活动、爱好摄影、爱唱rap,爱打篮球、爱交朋友。还有两年就要本科毕业,阿尔斯朗也为自己做好了打算。“我想留下来从事媒体,给新疆介绍我成长的巴基斯坦,给巴基斯坦介绍我生活的新疆。”
这是我们祖辈的国家
走进华侨班教室,“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几个红字贴在后墙,墙面用脸谱、国画、剪纸等中国元素装饰,淡雅中透着大气。最吸引眼球的是墙面上张贴的几张表情各异的合影和一排排金灿灿的奖状。“这些是去四川时我们参加活动,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因为我们华侨班很优秀。”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阿扎马特边说边憨笑起来。面对记者的质疑,他认真地分析:“第一,我们都是华侨的孩子,学习不能丢人;第二,我们是一家人,必须互相团结。”阿扎马特15岁时才知道自己的祖籍在中国,也让他很兴奋。“因为我的偶像是成龙,爸爸问我想不想去中国学汉语,我答应了,因为会见到成龙,学会说汉语就可以和他聊天。”他风趣地回忆着当时的自己。
2013年9月,17岁的阿扎马特来到华侨班,三年下来,他的汉语可以随时跟成龙交流,寻根的脚步也从新疆迈到沿海,看到五颜六色的新疆和奔腾中的“北上广”,不断地丰富着脑海中“中国”两个字对他的涵义。“我喜欢西安,我觉得这个城市有故事,我也喜欢喀什,那是我父母的老家,第一次去的时候和现在比,变化都特别快。”
三年来,阿扎马特看到身边的变化、新疆的变化,也在理解着来自父母亲的桑榆之情,他说他现在长大了,想问题要跟过去不一样了。“我回去会找一份好工作,但爸爸妈妈特别想来这里看看,所以毕业后想在这里工作,然后带他们去看看现在的喀什,现在的新疆。
我还有家访没有做
离开学还有一个多月,2014级华侨1、2班班主任周亮最近心里比较纠结。下学期起,学校要求自己只能带一个班,无论哪个班,他都放不下。四年来,周亮说他从未缺席一次早读与晚自习。“不陪着就感觉自己不放心,习惯有他们了,尤其放假时,感觉心里缺少了什么。”与孩子们的父母亲相比,周亮是陪在他们身边的时间是最长的,相比陪伴在自己家人身边的时间却很短。“孩子一岁多了,到现在跟我还很认生,的确是自己陪得不够。”
周亮负责汉语精读课程,过去是给有汉语基础的孩子上,可最初在华侨班授课,因为没有一个孩子会说汉语,让他感到压力巨大。为了提高效率,他不停地更换课件、整理思路,可这些努力依然没有换来孩子们对一个汉字的理解,带着苦恼周亮完成一个学期的课程。那年寒假,他报名参加维吾尔语培训班,在学习中找到了症结所在。“老师用维吾尔语说,把这个生词写两遍,我没有听懂。我反思自己用那么快的语速给他们说时,理解起来有多难。”周亮放慢了速度,将词解剖成字,带着学生慢慢读。“知道学生学语言的语境比我困难多了,我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说,然后带着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说。这样还真奏效,他们也积极了。”
在华侨班做老师,周亮说他的收获比付出的多,因为孩子们善于分享快乐,让他每天都在累并快乐着。周亮说他心里惦记着已经毕业回家的孩子们,在他生日那天,这些孩子们都在微信上送来祝福。周亮说他想出国看看他们,完成自己的“家访”。“想看看他生活的地方,听说有很多学生已经当了汉语老师,想看他们是怎么教的,再给他们补充些什么。“
“用汉语+”帮助种子主动发芽
“这都是孩子们画的,还有好多呢,他们很喜欢这样的文化课。”当记者走进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梁云的办公室,她向记者展示着华侨班孩子们的国画作品。有花鸟的、有水果的、还有书法作品。为了丰富华侨班汉语课程内容,学院安排艺术类文化课程,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学院请来专业老师教他们吹葫芦丝、剪纸,画脸谱等等,四年来一直在学这些技艺,走出校园的时候,他们能掌握不少技能。”梁云介绍,每周学院都以实践课程的形式,带学生去博物院、公园、科技馆,甚至是大巴扎、华凌市场、商贸城等地,随时随地的情景对话,让学生看着书互相对话到与任何人都能对话。
梁云说,孩子们喜欢称她为“梁妈妈”,这个称呼让她感觉孩子们用情感认可了学院为他们的付出。“我们的人文关爱都是从接机接站开始服务,让华侨班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到学习生活都是从细小考虑。”2010年9月,20名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8各国家的新疆籍华裔学生作为首批学习汉语的华侨班学生,开展为期一年的汉语培训。
梁云向记者介绍,一年的时间对于学习语言来说太有限,学院做起时间账,从规定早读和晚自习,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早读一天30分钟,一个学期安排16周学习时间,一周是5天,这一乘是90天,90乘以30分钟,2700分钟,就光早读都能有45个小时的时间学习。
梁云说文化体验发挥很强的作用,节庆文化体验、新疆历史学习、以及每年一度的“寻根之旅”活动,让学生了解到祖籍地如今的发展变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一年时间,孩子们都能张口说话,第二年国侨办给了40个名额。沿线国家对汉语学习热情越来越高。”从2010年9月至今,华侨班的学生从刚开始的一年20个名额增加到了一年60个名额,班级也从刚开始的1个班级增加到了如今的9个班级。华侨班的专业也从刚开始的一年制非学历汉语培训,升级到了现在的四年制本科汉语专业。“学校在华侨班课程设计到生活安排,不仅仅是为了培训汉语,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在这里掌握一技之长,最终能在知华、友华、亲华过程中,产生对祖籍国的认同。”
五年来,共有200余名新疆籍华裔子女从华侨班走出去,用汉语增加他们的就业砝码,也用汉语实现理想。“墙内开花墙外香”,如今,越来越多的新疆籍华裔子女也想在华侨班让梦想起航。
梁云介绍,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学院也将有新的尝试。今年,学院跟克拉玛依职业技术院校签订了两个培养协议,开设铁路修建、石油管理以及旅游管理等实用性强的课程。“每个孩子就是一粒种子,都代表着一个家庭。我们要让小小的胚芽茁壮成长,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实现自我的能力。”
上一篇:新疆外事办一行莅临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参观访问
下一篇:孔子学院改变吉尔吉斯斯坦学生命运